今年圣诞节期间终于回国了。
比较伤的是,回来赶上了国内大开放,导致哪里都是阳性,很多地方去不了。最可怜的是,家里人也都感染了。本来想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奶奶外婆,结果弟弟一家感染了,老爸老妈在准备回去的前一天也感染了,妹妹也在那天感染了。我因为八月份才得过,而且还刚刚打了第四针辉瑞疫苗,就好一点,希望能撑到去美国。
上一次回家,据车管所的工作人员查的出入境记录告诉我,是2017年12月30号。真的是快五年了。记得刚下飞机,看着浦东机场外面的景象,哈哈真的有一种幻视的感觉,就感觉很不真实,但又有那种很熟悉的国内冬天天空的味道,灰蒙蒙的,冷清清的。
很不幸,我最后还是隔离的八天,已经出通知一月8号之后就没有隔离一说了,我算是最后的羊毛了。
隔离结束那天晚上出来理发,我五年后第一次走在街上,哇,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,小区门口零零散散的人,我却觉得是人山人海。星星点点的灯,我却觉得灯火通明。去理个发,理发师熟悉的张家港口音让我倍感亲切,就是那种腔调,好久没有听到了。
后面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,为了躲避疫情,也见不到朋友,也见不到家人,我就每天在附近逛逛。去曾经一个个熟悉的地方。
今天骑了公共自行车,把市区小小转了一大圈,从家走到外校,骑车一直往西,到了张家港上的第一所小学:云盘小学,然后去看了老外校,少年宫,路过城西公园,去看了以前学竹笛的地方,去了老街,吃了几个路边摊然后再回来。
有几点最大的感受。
第一,以前觉得花园浜那些路都很宽,记得还在那里租过房子,26幢404,今天走过那里,感觉好窄啊,可能两辆车都不能并行。那些老房子都还在,变化其实不算太大,只是已经过去快20年了,那是我小学四年级住的地方。
第二,国内的路,以前没觉得,这次发现很多路过了一个路口就对不上了,可能就是路分段修的,导致不是直的哈哈。
第三,去看了以前的小学,记得从小学走回之前住的地方(学校宿舍),是一段挺远的路,那个时候还有回家小分队,队长还会拿个小红旗,我们都是万红那个方向的,今天骑车走过,首先第一眼就看到了路的头,骑车走起来,感觉两分钟就到了。可明明记得小时候走的很累,哈哈,可能真的长大了,小时候腿是真的短。
然后城西公园,我去看了小学时候最喜欢吃的快餐,都是老爸老妈和其他同事带我去吃,那个时候应该就二年级或者三年级,我最喜欢的套餐是一个大排,加一个肉圆,再来个豆芽。差不多十块多,哈哈,那个肉圆,是真的好吃,不过吃完会很撑很撑,所以老爸经常不让我吃这么多,只有偶尔能吃到我想要的这个套餐。不过那个味道,真滴是香啊,现在都还记得。
去看了之前学竹笛的地方,还在老地方,只是原来是一楼的门面,现在改租二楼了。听说我老师徐幼勤已经退休了,接替他的是他孙女,也是我的师兄妹,应该算是师姐,一起也学过好几年,似乎叫什么小敏的。哈哈,可惜没上去看看,不过估计也没人。
总体而言,五年的变化不是很大,很可能疫情三年不说进步,都会有退步了吧。
其实还有很多,但一下子也写不出来,等回美国了再细细说吧。
不过还有要给很遗憾的,都是我一个人在逛,碰到好多地方,我都情不自禁自言自语,特别想给别人讲解,这里以前是个什么店,现在没了。哎,希望下次回来,不是一个人游港城了,一个人回来,总感觉自己还是个高中大学生,至少老爸老妈还是这么认为。希望一切都会变好吧!